“情境”學習,讓孩子忘了下課時間
著名兒童教育家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日前正式與德國斯普林格出版社簽訂英文版權,這是我國基礎教育一線教師的著作第一次走出國門。“情境教育是通過創設優化情境,把孩子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有效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雖然已有80歲高齡,“情境教育”創始人李吉林老師,身兼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數職,卻用全部精力耕耘在基礎教育科研一線。
3月27日,一場全國性課題研討會在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舉行。研討的內容,正是李吉林老師的教學新成果。做了一輩子語文教學研究的李老師,卻要上一堂數學課。
“數學幾乎是所有孩子心中最難的學科。孩子覺得數學難而無趣,成為教學難點。”李老師表示,雖然語文和數學都源于生活,但現實的數學教學卻遠離生活,抽象而難以捉摸,老師所講的數學術語,讓兒童對數學更加陌生。
“數學是邏輯的,但并非僅僅是邏輯。”李老師主張,小學數學教學,應該讓兒童伴隨著生動形象去探究,引導兒童借助情境中的生動形象進行抽象邏輯思維,就好像建房子,仿佛有了“腳手架”,易于感知。
一堂生動的公開課讓記者印象深刻。課堂上,數學老師教孩子們學習“利息”,于是設計了一個“為儲戶當參謀”的游戲。設立“儲戶咨詢站”,學生分別扮演“儲戶”和“參謀”,相互展開角色對話,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運算規則,學習數學知識,直到下課鈴響,孩子們還在津津有味地進行著“交易”,不亦樂乎。
“把李老師的情境教育理念引入數學教學,很快就能把學生引進豐富多彩的數學王國,引領學校數學教學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通師二附數學教學負責人生家琦說。
在另一所南通名校——啟秀中學,年近八旬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教育家李庾南老師,卻用數學的邏輯思維講起了語文教學。“無論什么學科,‘學習者’永遠是主體,核心是思維。隔‘科’不隔‘理’,任何學科都要強調‘思維’。”今年79歲的李庾南老師已連續擔任班主任60年。目前,在徐州、宿遷、蘭州、海門、如皋已建立5個李庾南教學實驗區,在全國建立300多所李庾南教學實驗校,在省內的實驗校中,李庾南總結的經驗跨越數學學科,實現了全學科普及。
“通過富有美感的音樂、圖畫、戲劇等藝術手段與語言描繪相結合,再現教材相關的情境。事實無可辯駁地表明,充滿生趣的美的情境,吸引了全體兒童快樂地學習,讓兒童的認知活動轉變為一種體驗,思維活動積極展開,孩子們躍躍欲試,以學為樂、以思為樂,學習效能不斷提高將成為必然。”李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