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噪音地圖發布 最吵的地方在這兒!
噪聲污染是一種“城市病”,而且是國際公認比較難治的病。
2015年,南京市環保部門在全市安裝了28個功能區噪聲監測點位,全面監聽生活區、教學區、工業區的噪聲,并據此繪制了一張2015南京噪聲污染分布圖。這張“聲音地圖”顯示:
南京“最吵”的地方是新莊立交玄武湖隧道入口、鼓樓至新街口段、應天大街、機場連接線花神廟段等區域;“最安靜”的地方是牛首山周邊、六合等郊外。

【最新數據】
主城郊區噪音都變大了,郊區上升幅度更快
聲音環境的數據主要來自南京247個交通噪聲監測點、539個區域噪聲監測點,此外,2015年南京市環保部門還在全市安裝了28個功能區噪聲監測點位,對“功能區”噪音進行監測。所謂功能區,包括居住區、商業區、文教區、療養區、工業區。
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城區區域環境噪聲均值為55.2分貝,同比上升1.4分貝,控制在55分貝標準以下較安靜的覆蓋面積比為68.5%,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郊區區域環境噪聲54.6分貝,同比上升3.5分貝。
這就說明,南京主城區、郊區的聲音污染都在上升,而且郊區上升的幅度比主城區更快。
與大氣環境每日一報,水環境每月一報不同,城市聲環境為每年一報。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6年的最新數據正在收集整理中,目前還沒有統計出來。記者搜索了近年南京的城市環境噪聲記錄發現,聲環境的狀況處于波動狀態。但從2012年開始至2014年,分貝數在逐步下降,唯獨2015年出現了上升。
【聲音地圖】
重污染主要集中在交通干道
在全市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網格分布圖中,分別用不同顏色進行標注,最安靜的地方用綠色代表,較好地段是黃色,藍色代表噪聲輕度污染,橙色代表噪聲中度污染,紅色是最嚴重的重度污染。
紅色區:一共集中在4處,分別是新莊立交玄武湖隧道入口、鼓樓至新街口段、應天大街、機場連接線花神廟段。
橙色區:主要集中在新模范馬路至揚子江隧道口一線、板橋新城以及馬群至仙鶴門一線。
黃色區:數量最多,分布在南京大部分地區。
綠色區:主要集中在江北的六合以及浦口部分區域,江南的綠色區域主要集中在牛首山周圍以及江寧區的江寧鎮。
【原因分析】
交通仍是噪音首因,城市建設外延影響郊區安靜
在南京最主要的三個噪聲源先后是道路交通、城市建設以及居民的生活活動。數據顯示,2015年南京城區交通噪聲均值為67.8分貝,較上年上升0.6分貝,五郊區(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交通噪聲均值為67.9分貝,同比上升0.3分貝。兩項數據均比代表平均值城市功能區噪音高出不少。可以說,拉高分貝數,交通的“貢獻”是最明顯的。另一方面,汽車保有量快速升高,道路通行壓力很大,擁堵日漸嚴重,也會導致噪聲增加。
而相對于主城區,城市建設帶來的噪音在郊區污染更為明顯。此外,居民的活動如排檔餐飲、廣場舞,也會對監測到的分貝數造成明顯影響。
■小知識
你知道在南京噪音如何檢測嗎?
為客觀、全面反映和評價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現狀,根據《南京市“十二五”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專項規劃》,以及國家《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路線》的要求,自2013年起,南京市分步實施聲環境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網絡建設,截至2016年5月,已完成全部28個噪聲自動監測點的建設,也就是說南京的噪音監測進入到“電子耳”時代。
相比傳統的手持儀器操作噪聲監測設備,電子監測噪音設備將所有前端自動監測設備數據實時上傳、存儲、集中管理,建設的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監控)網絡具有錄音功能,同時通過專業軟件對記錄的噪聲事件進行頻譜分析,增強了噪聲源的監管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