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放榜之后,你一定要做的5件事!
全國各地區的高考成績將在這幾天公布揭曉,雖然今年新增加了好幾種成績查詢方式,微信、小程序、支付寶齊上陣,但考生在知道成績之后的心情無非就是這么幾種:失落、高興、放松、和無所謂。不管怎樣,高考這個門檻到現在算是跨過一半了,那么知道結果之后,我們應該怎樣做來成功跨過另一半呢?
一、調整心情
高考后的三個月,考生的心情肯定會如過山車般起起落落。高考、放榜、志愿填報、錄取、上大學,這幾個時間節點想必會讓不少考生哭哭笑笑。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些時間節點并不會決定你的一生。考得好,并不意味著你未來的一切都是一帆風順,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有要在畢業季跑到人才市場去投簡歷,名校畢業生也要在職場中掙扎求生存。相反,考得不好,也不意味著你之前的12年一文不值、一敗涂地,人生的價值并非只由成績決定。你還這么小,接下來走的每一步都將教會你更多,讓你變成一個更加飽滿鮮活的人,何必在剛剛成年之時就下如此定論呢?
所以無論怎樣,你都要知道,這只是一個彎道而已,你可以彎道超車,也可以停留下來,厚積薄發,在下一個彎道超越對手。更何況,你不一定非要停下來,成績不理想你還可以靠志愿填報補救呢!
二、想想要不要復讀
復讀這個字眼在接下來的幾天會被你的同學、老師、家長、朋友,或者你自己反復提及。高考其實跟吵架一樣,總是會在事后發覺“哦,原來我還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復讀不是簡簡單單再考一次試這么簡單,它意味著你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來進行一次為期一年的不知道輸贏的豪賭。復讀成功的有嗎?當然,但失敗的也有很多,他們面對這一群比他們小一屆的學弟學妹,不僅要承受他們成績上的無情碾壓,還要背負著家長或者之前的老師的期待,聽著他以前同學上了大學瀟灑自由的快活日子,然后自己悶頭孤獨寂寞的做著數學題。而且,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大多數復讀者身上。
那么什么樣的學生適合復讀?
1、真的是由于意外而造成考試發揮失常的,比如遲到沒有參加考試的;考試的幾天正好生病的;發生了一些事情影響心情的。
2、覺醒較晚,后勁無處發揮的。有些學生是在高三才好好學習的,但是由于時間緊迫,他沒有充分將高中知識補完就高考了,這樣的學生,如果再給他一年的時間準備,一定會比現在考得好。
3、與平時差距太大的。有一些考生由于心理壓力,考出來的成績比原先的分數低了五六十分,這樣的情況,除非他自己不想,不然我相信身邊的人都會一勸再勸他復讀的。
三、想想今后的發展規劃
這一步實際上是為志愿填報做準備,有些人可能以前想過,但是由于現實的限制已經放棄了之前的想法;有些人比較迷茫,越長大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這是一個人生路口,你必須在這個時候想清楚,才能保證你在之后的道路上不后悔。
多年以后,你會發現,很少有人說,如果我高考的時候再考高一點,就可以怎樣怎樣,而大部分都會說,如果我報考的時候,報另一個專業就好了。所以,分析自己與分析大形勢才是我們高考這一part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你不會,那么不妨做做興趣測評或者性格測試,這些都能夠輔助你定位自己。
四、與家長促膝長談
這是一個儀式感,相當于從家長手里正式把自己交接了過來。你可以和家長說說你高中的同學,你高中的小青春小愛情,你高中受過的苦流過的淚,你和老師與前后桌的愛恨情仇;你還可以說說你的打算,你想去哪個城市發展,你的憧憬;你甚至可以問問你父母他們的愛情觀人生觀,問問他們的大學怎樣過。我相信經過這一次長談,你和你的父母都會對你們彼此有新的認識。
五、與同學放肆high
如果你的三兩好友中,所有的人都考得很好,那么你們就有了一次慶祝的借口。如果你的好友中有人考得不好,那么就有了一次宿醉的借口。成年意味著你可以放縱,但必須懂得收斂,你可以肆無忌憚,但必須知道承擔后果,你可以夜不歸宿,但也必須要收拾爛攤子。如果這些你都OK,那么去high吧,這會是你大學前為數不多的幾次機會。
六、志愿填報
重中之重就是志愿填報。大多數省市從放榜那天起就開始了志愿填報工作,因此,考生對志愿填報絲毫不可以怠慢,除了之前說過的分析自己定位自己之外,你還需要知道報考的專業術語,比如位次、比如調檔、比如調劑、比如平行志愿、征集志愿等,除了這些,你還要知道當今報考的大形勢,哪個城市最熱門、那個專業最火爆、哪個學校錄取率高,哪個專業會在之后的四五年內成為就業率最高的專業;結合自身,你還要知道,自己適合哪一類專業,自己能不能承受這個專業的就業特性或者工作特點,比如醫生,一臺手術要站十幾個小時,身體不好的人真的適合嗎?
說了那么多,小編還是那句話,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要,無論你考得怎么樣,你都會感謝高中那段歲月,和高考這個門檻。當然,如果通過高考,你有可能進入到一個更高的階層,那么一定要盡量爭取。畢竟,一本和專科院校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