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義務教育招生“六條禁令”公布
南京市政府29日公布了《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的六條禁令,具體包括不得組織擇優測試,不得以競賽成績、考試證書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任何名義分設實驗班、重點班、快慢班等。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現象。
適當控制名校舉辦分校的數量
實驗班、重點班、快慢班……南京在義務教育階段將對這些做法一律說“不!”這次的實施意見列出了六條禁令來規范招生行為。要求各區嚴格按照省定辦學標準,核定轄區內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規模,依法承擔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管理責任,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不得進行違規和虛假招生宣傳;不得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合作組織以擇優、選拔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測試;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不得以任何名義分設實驗班、重點班、快慢班等;不得以任何名義提前簽約錄取學生;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等其他費用。合理確定民辦學校招生范圍和規模,嚴格招生計劃管理和招生行為。繼續推行熱點公辦學校空余學額電腦派位。
4年內基本消滅56人以上大班
如今南京的名校分校遍地開花,讓人眼花繚亂,其含金量如何卻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南京市政府這次明確要求,加強名校舉辦分校管理。進一步規范名校舉辦分校審批及命名管理,適當控制舉辦分校的數量,全市范圍內統籌協調分校布點。推進實質性合作,合作母體學校須向分校派出管理團隊和骨干教師,將分校納入母體學校統一管理。嚴格審批程序,區屬學校(含民辦)在本行政區外(含外市)舉辦分校的,經區政府同意后,須報市教育局審核并報市政府批準。市教育局直屬學校舉辦分校的,經市教育局審核后報市政府批準。
一些熱點小學生源爆棚,一個班挨挨擠擠動輒五六十個人,這樣的現象要在最近幾年內解決。南京市政府要求,合理分流,嚴格控制擇校,加快消除現有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現象。有條件的學校繼續推進小班化教育。深入實施“彈性離校”政策,為全市小學生提供延時照顧服務,緩解部分學生家長接孩子難問題,增強教育服務能力,提升教育滿意度。
學業減負,嚴禁公開成績和學生排名
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強考試評價研究與管理,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嚴禁公開成績,不對學校、班級及學生進行排名。統籌控制學生每天書面作業總量。明確相關部門對社會培訓機構的管理職責,加強對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督管理。重視家庭教育,建立家長學校,幫助家長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確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育人格局。到2020年,以區為單位建立家長學校總校,建校率達100%,城市學校家長學校建校率達到95%,郊區學校達到85%。
在學業減負的同時,學校將加強體育和藝術教育。這份實施意見要求,深入開展陽光校園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鍛煉一小時,每年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創建校園足球、輪滑等新的體育特色項目學校。全面落實“2+2才藝拓展計劃”,即每所學校具有至少1項體育特色項目、1項藝術特色項目,每位學生具有至少1個體育特長、1個藝術愛好。到2020年,全市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覆蓋率達到100%。
教師待遇,逐步實現不低于公務員
在教師隊伍管理方面,南京市將繼續推行全市中小學教師“區管校用”管理改革,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探索校長隊伍專業化建設,積極開展校長職級制試點。在落實和提高教師待遇方面,這次的實施意見明確,逐步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并向地處偏遠、條件艱苦的農村學校教師傾斜,使農村學校教師實際工資收入水平高于同職級城鎮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加大優秀中小學教師獎勵力度,市、區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有突出貢獻的校長、優秀教師,以及長期從事鄉村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階段做出特殊貢獻的教師給予獎勵。
在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鄉鎮工作人員補貼政策時,適當提高鄉村小學、村教學點教師的補貼發放標準,具體標準由各區政府制定實施。進一步提高課時工作量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班主任傾斜,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一半計算。以區或校為單位探索編外聘用教師的改革,保證質量、控制數量,建立待遇保障機制。(記者 仇惠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