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個月是孩子最關鍵時期,將影響孩子一整年成績!
孩子已經開學,不少家長表示終于可以松口氣了。孩子從暑假的瘋玩中回到了學習上,但許多老師反映,不少孩子仍然存在上課走神的問題,而且開學頭個月是孩子們最關鍵的時期,往往會影響孩子一整年的成績。
今天的這篇文章專職此類毛病,希望娃能在新學期起個好頭。
老師反映:多數孩子上課走神效率差
優生與差生最主要的差別就在于能否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為大家所利用的資源是相同的。
許多老師透露:開學頭月是為了整個學期打下基礎,所講的內容也相當重要,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及時幫孩子調整好狀態。
下面將給大家強烈推薦:注意力集中大法,希望各位媽媽及早幫孩子收心,提高學習效率。
1、潛移默化法
孩子寫作業時,如果家長一直在旁邊監督并不停地嘟囔:“快點寫,別干別的。”時間長了孩子肯定會煩,而且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家長不妨準備幾張小卡片,在上面寫上:
“集中注意力”,“不要走神兒”,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能夠激勵孩子學習的字樣。
然后把它們放在孩子平時學習時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文具盒里,書桌上等。這樣,每當孩子拿出筆或趴在課桌上學習時,都會感受到這些字的力量,多多少少會幫助孩子收些心。
2、身臨其境法
人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大多是在做一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事情的時候。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就是考試的時候。可能平時上課很愛走神的學生,到了考試的時候,他也會集中自己最大的注意力,以求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雖然成績可能并不會很理想,但至少他們會盡力。
所以,不妨鍛煉孩子在平時上課或做作業時,就把自己置身于考場上,讓自己緊張起來,注意力自然就容易集中起來了,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平時做作業像考試一樣認真,考試時就能像做作業一樣輕松。”
3、培養興趣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難以集中注意力,可能就是因為孩子沒有在做他喜歡的事情。家長可以先認真觀察一下孩子,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后,支持孩子在業余時間發展興趣愛好。
孩子在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必然會比平時更加認真,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就會通過興趣養成做事認真的習慣,從而在去做一些需要認真的態度去做的事,比如寫作業、上課。
4、獎懲分明法
做好了就獎勵,做得不好就給予適當懲罰。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家長可以先根據孩子的能力預估一下孩子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做完,給孩子寫出一個時間規劃表,規定孩子在什么時間完成哪項作業。
如果孩子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可以適當的懲罰孩子做一些他平時不愛做的事情;如果孩子順利完成了,那也不要吝嗇你的贊美,并獎勵給孩子一些自由時間吧。
其實,新學期頭個月,也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一個好習慣,對整個學期的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幼兒園
培養幼兒良好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小孩子如果從幼兒園起的握筆姿勢就不正確,那上學后就很難糾正了。坐姿對小孩子來說也尤為重要,坐姿如果不正確的話,不僅會影響孩子視力,還會影響書寫的質量和速度。
家長不妨提前為孩子查閱一些專業資料,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教會孩子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家長也不要讓孩子過多練習寫字,在未定型之前,切勿急于求成。
小學
培養孩子愛閱讀的習慣
所有學習的基礎都是從閱讀開始的,小學一、二年級更是孩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喜愛讀書的孩子更愛動腦思考問題,將來上學后學習能力也會更強,相對來說情緒更為穩定,個性較為冷靜,能自我約束,知識面寬廣。
家長首先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然后根據老師或專家的建議,精心為孩子挑選他感興趣的圖書。而優秀的父母是會每天都抽出20分鐘來進行一場親子共讀的,這對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初中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自學能力是每個孩子都應該掌握的一種能力。因為孩子從學校和父母那里學到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終歸還得靠他自己來吸取外界不斷更新的知識,才能跟得上社會的步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不要事事都親力親為,教會孩子認真思考和學習的方法,讓他具備發展自學能力的基本素質。對于孩子自覺學習的行為,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并根據他們自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給出建議,以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
萬事開頭難,讓孩子利用好新學期的頭個月尤為重要,往往是這一個月決定了孩子未來人生的走向。
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