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南京實施免試就近入學?均衡編班?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發布!
《管理標準》首次全面系統地梳理了我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內涵、基本框架、基本要求,從保障學生平等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6大方面,明確了學校的主要管理職責,共涉及22項管理任務、88條具體內容。
1、落實招生入學方案,公開范圍、程序、時間、結果,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工作。
2、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不得提前招生、提前錄取。
3、實行均衡編班,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編班過程邀請相關人員參加,接受各方監督。
4、控制考試次數,探索實施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依據課程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確定考試內容,對相關科目的實驗操作考試提出要求。命題應緊密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注重加強對能力的考察。
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5、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嚴格執行國家關于義務教育免費的規定。
6、執行國家學籍管理相關規定,利用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做好輟學學生標注登記工作,并確保學籍系統信息與實際一致。防止空掛學籍和中途輟學。
7、科學合理安排學校作息時間,確保學生課間和必要的課后自由活動時間,整體規劃并控制各學科課后作業量。家校配合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時間。
8、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開設書法課。利用當地教育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教育選修課程,培養學生藝術愛好,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一項藝術特長。
9、創新作業方式,避免布置重復機械的練習,多布置科學探究式作業。可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布置分層作業。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以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
10、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重點考察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做好學生成長記錄,真實反映學生發展狀況。
具體內容看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