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京棲霞區小升初入學政策
2018南京棲霞區小升初招生入學工作實施辦法:
公辦初中
(1)按施教區免試就近入學。符合入學條件的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在本區小學就讀的由現就讀小學組織升學報名;在外區就讀的在區招生辦公室進行升學報名。應屆小學畢業生學位派定后,須在規定時間持《公辦初中義務教育學位通知單》,到指定的學校報到。逾期不報到的,作自動放棄處理。
(2)熱點學校空余學額電腦派位。區教育局將采取控制熱點學校招生規模、空余學額實行電腦派位等方式,確保2018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符合上級相關規定。
(3)符合政策照顧對象適當照顧。根據南京市相關規定,烈士子女;因公犧牲的軍人和警察子女;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全國勞模及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人員的子女入學給予適當照顧。
民辦初中
依法支持民辦初中規范辦學。民辦初中實行免試按計劃招生,不得采用統一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選拔生源,不得超計劃招生。招生方案由區教育局審核,報市教育局備案后向社會公布。
義務教育學位派定后,有擇校需求的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在本區小學就讀的于6月10日至11日在畢業小學領取電腦派位志愿表,在規定招生范圍內的民辦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和區內電腦派位公辦初中校中選擇一所學校填報電腦派位志愿;在外區小學就讀的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同時在區招生辦公室進行擇校報名。逾期未報名的,不予補報。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不實行電腦派位入學。已被特色學校錄取的特長生不再參加義務教育學位的派定和擇校報名,其他學校也不得錄取。
當民辦初中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實行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兩種形式,2018年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比例仍為2:8。6月23日,區教育局將按市教育局統一規定的程序,對棲霞區域內的民辦學校、熱點公辦初中校進行電腦派位。電腦派位期間,紀檢、監察、公證處有關人員,以及部分中小學校長、教師、家長代表和民辦學校的校長,將現場監督電腦派位的實施全過程,派位結果當場公布。電腦派位結束后,區教育局現場辦理錄取審批手續。
特殊兒童少年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和《南京市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意見》精神,積極接納具有一定學習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特殊兒童少年入學,嚴格做到“零拒絕”。要充分發揮省市隨班就讀資源教室的作用,積極做好特殊兒童少年教育工作。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依據《關于做好我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通知》(寧教規劃〔2015〕28號)要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是指處于義務教育階段、隨務工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來寧暫住、非南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包括本市戶籍在市內跨區流動的務工人員子女。在我區小學就讀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如繼續在我區公辦初中就讀,其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應在我區暫住地已實際居住滿一年(至當年5月31日止)。待我區戶籍學生義務教育學位派定后,可向區內指定的有空余學額的公辦初中提出就學申請,同時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①家庭戶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身份證;
②由公安部門出具的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在本區居住滿一年的居住證;
③監護人相對穩定的工作證明(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及個人繳納社會保險滿一年憑證,或經工商部門頒發的滿一年有效營業執照);
④符合流入地計劃生育政策規定的相關證明材料;
⑤小學六年級的學籍材料。
不能完全提供以上材料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需回戶籍地登記入學。對于提供與事實不符的材料,一經查實,學校有權拒絕該生入學,同時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在本區入學。